(來源:泰安市衛計委)
原標題:食品安全|不是所有消暑食品你都適合吃,夏季食用消暑食品注意事項
夏季高溫,稍不注意很容易出現中暑現象。隨著酷暑的到來,也就意味著真正的“三伏天”要來了,三伏天里常常會感覺到沒胃口,尤其是運動之后、滿頭大汗,若能來瓶飲料、冰水、冰鎮西瓜、涼粉之類的食品一定是再好不過了。
很多人把飲料、冰激凌、西瓜等作為消暑食品。夏季是飲料銷售旺季,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適合喝飲料。對于冰鎮食物,吃多了往往會導致腸胃不適,嚴重的或許還會住進醫院。夏天如何健康飲食,才能降溫解暑呢?下面就飲料、冰激凌、冰鎮食品等夏季消暑食品如何合理食用進行科普。
夏季飲料銷售旺季,
如何正確喝飲品?
炎炎夏日,防暑降溫需求旺盛,雪糕冷飲、飲料等迎來銷售“熱”。 喝飲料正逐步成為年輕人夏季消暑的必備品之一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“今年北京的夏天似乎比往年要熱很多,趁著“618”活動,我買了4箱飲料”。6月14日,消費者葛女士向記者說道。但提到不同飲料含糖量情況,葛女士表示,更傾向于無糖飲料。
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-2030年)》倡導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克;世界衛生組織推薦,每天50克糖已經是普通人攝入的上限,但1罐可樂就含糖約37克。若按此換算, 100ml的低糖飲料每日飲用不能超過5瓶 。而這5瓶已經是糖分攝入量的上限,不包含其他飲食所含的糖分。
飲料含糖情況對照表
雖然近幾年,市面上出現了 “無糖”或“低糖”飲料,但大多數飲料的含糖量基本都大于5%。
含糖飲料指在飲料制作過程中人工添加單糖(葡萄糖、果糖)或雙糖(蔗糖、乳糖或麥芽糖)的飲料, 這些含糖飲料包括:含糖碳酸飲料、果汁飲料(不包括100%的純果汁)、運動/能量飲料、加糖冰茶等。
過多飲用含糖飲料會對健康帶來危害。會增加患齲齒、肥胖、2型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夏季吃冰激凌、雪糕 注意事項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雪糕、冰淇淋等的主要原料是乳或乳制品、飲用水、糖、食用植物油,再加入蛋制品、水果、豆制品、巧克力等做成不同口味。冰淇淋的口感雖然涼爽,但所含的原料卻是大熱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。 所以,并不適合作為解暑食物。
而且一次進食過多,會出現不良反應。小兒易引起腹痛,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絞痛,一般人易引起胃腸炎、喉痙攣及營養缺乏癥,并且有可能損壞牙齒。
若進食過快,會使得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和殺菌能力減弱,導致胃腸炎,膽囊炎甚至肝炎的發生。
由于冰激凌溫度低,會造成胃腸道血管收縮,從而影響其消化吸收能力,影響各類營養素的吸收。不建議多吃。如果要吃,建議放在兩餐之間。
西瓜、綠豆湯雖是“消暑神器”
但要適度食用
除了飲料、冰激凌、雪糕之外,炎炎夏日,西瓜、綠豆湯也成為很多人的“消暑神器”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冷藏過久的西瓜盡量少吃
西瓜的果肉進行適當冷藏后解暑效果更好。
根據《中國食物成分表(第六版)》,西瓜中的水分含量大約為92.3%,固形物含量相對較少,容易吃多。
但西瓜不宜吃太多,尤其是冷藏過久的西瓜。
一次性大量進食冷藏過久的西瓜,很容易刺激到消化道的粘膜,比如引起胃部痙攣等。
尤其是對于消化功能差的兒童,更需要注意避免吃冷藏過久的西瓜。
而對于關注血糖控制的人群,比如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等也應該盡量少吃。
雖然西瓜里的糖含量不算高,但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數(GI值)比較高,因此,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也不宜食用太多。
一般在兩次正餐之間,少量吃一點,一兩片即可,比如早10點或午后3點。
胃腸消化差,食用綠豆湯要適量
綠豆的營養價值比較高,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,還含有膳食纖維、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以及多種活性成分,如生物堿、黃酮類化合物等。
曾有研究表明綠豆具有降血脂、抗腫瘤和增強食欲等作用。
但綠豆吃多了不太好消化,所以綠豆湯可適當食用,但是對于胃腸消化功能較差的人群 不建議過多食用。
夏季如何科學消暑?
首先,解暑的關鍵在于補充水分, 所以應及時飲水,尤其是白開水。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》中提到, 每日要保障足夠的飲水量,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,排出體內多余的垃圾,建議成年男性每日應攝入1700ml的水,女性為1500ml,才能保持日常的攝入需求。但是不能將含糖飲料作為飲用水來代替。
其次,對于因職業經常暴露在高溫環境的人群,由于出汗較多,應適度選擇含電解質的飲品,比如含鉀、鎂等礦物鹽的運動飲料等。
此外,盡量不食用冷藏、冰鎮等溫度過低的食物,以防引起腸胃的不良反應。
最后,盡量主動遠離高溫環境,健康飲食、科學防暑!
來源:中國食品安全網
轉自:山東疾控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責任編輯: